1 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教材和教学内容过于偏重仪器理论
1.2 教材内容更新缓慢,缺乏包含专业背景的教学素材
1.3 课程涉及的专业面广,知识点较分散
1.4 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实践教学功能薄弱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编写着重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实用性教材
2.2 用科研实践充实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2.3 制作高质量素材,丰富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翻转课堂”延伸课外教学
2.4 打破传统成绩评定模式,创新多元化考核方式
3 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文章摘要:《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专业必修课,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技术方法课,对本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课程原有教材和教学体系普遍偏重抽象、枯燥、深奥的仪器理论,对学生仪器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图谱解析能力的培养过于单薄。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别从教材编写、科研实践、网络教学平台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层面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实践,教改实践结果表明:这种侧重实例解析与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科研素养。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1.11.078
论文分类号:TB302-4;G642
Copyright © 2021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